卓克艺术网>拍卖频道> 西泠拍卖> 二〇一六秋季拍卖会>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>约1911年作 鲁迅书、周作人 跋《古小说钩沉齐谐记》完整章节手稿
图录号/艺术家:

约1911年作 鲁迅书、周作人 跋《古小说钩沉齐谐记》完整章节手稿

图录号:91
拍卖信息
拍品名称:
约1911年作 鲁迅书、周作人 跋《古小说钩沉齐谐记》完整章节手稿
图录号:
91
年代:
约1911年作
艺术家:
材质:
作品分类:
尺寸:
25.5×23cm×2;镜片65×23cm
估价:
开通VIP查看价格
成交价:
RMB:开通VIP查看价格

HK:0
USD:0 GBP:0 EUR:0

拍卖公司:
西泠拍卖
拍卖会名称:
二〇一六秋季拍卖会
专场名称:
中外名人手迹专场
拍卖时间:
2016年12月16日-18日
备注:
声 明:
出版:1.《现代中文学刊》,华东师范大学主编,2016年03期。
2.计划出版于《鲁迅手稿全集》,国家图书馆,文物出版社,出版年份待定。
3.计划出版于《度尽劫波——周氏三兄弟》,黄乔生着,海燕出版社,2017年。题跋:
右鲁迅手写古小说钩沉稿贰叶,计其时当在中华民国初年也。钤印:十堂私印「白」
识文:
齐谐记。齐谐二。
余杭县有一人。姓沈名纵。其家近山。尝一夕与父同入山。至三更。忽见一人着绛绫袍。云是斗山王。书钞百二十九。
江夏安陆县。隆安之初。有郭恺兄弟三人。寒天而忽得时行病。后遂大能食。一日食斛余米。家供五年。乃至罄贫。又百四十三。
周客子有女。啖脍不知足。见罛者鲊。复以钱一千求作一饱。又百四十五。
周客子有女啖脍。自至长桥南。见罛者鲊。复以钱求作一饱。乃捣啖鱼食五斛。便大吐之。同上。
麻姑为人啖脍。华本得一大蛇。唤麻姑为脍。别复切鱼为脍自食。以蛇脍与麻。
麻已得脍。同上。
吴当阳县董昭之乘船过钱塘江。江中见一蚁着一短芦。遑遽垂死。使以绳系芦着船。船至岸。蚁得出。中夜梦一人。乌衣来谢。云仆是蚁中王。君有急难。当先见语。历十余年。时江左所劫盗横录。昭之为劫主系余姚狱。昭之自惟蚁王梦。缓急当告。今何处告之。狱囚言:但取两三蚁着掌中祝之。昭之如其言。暮果梦昔乌衣人云:可急去。入余杭山。天下既乱。赦令不久也。于是便觉。蚁攻圄械已尽。因得出狱。过江投余杭山。遇赦遂得免。初学记二十。
正月半。有神降陈氏之宅。云是蚕室。若能见祭。当令蚕桑百倍。御览卅。四页两开镜片
研讨:“鲁迅手稿舆《古小说钩沉》研讨会”,2016年11月26日,绍兴鲁迅纪念馆。(专家意见请见前页)
展览:“艺术浙江”,第七届浙江省商务服务交易博览会,杭州国际博览中心(G20杭州峰会主会场),2016年。
部分报道:1.中宣部党建网,《写于百年前,鲁迅手稿又一真迹现身》,2016年12月1日。
2.人民网,《周作人手书题记成鉴定重要证据鲁迅手稿又一真迹现身》,2016年12月1日。
3.新华网,《鲁迅手稿又一真迹现身周作人手书题记成鉴定重要证据》,2016年12月2日。
4.人民政协网,《鲁迅手稿又一真迹现身全国鲁研专家争睹风采》,2016年11月29日。
5.浙江省文物局官网,《鲁迅<古小说钩沉>近四百字文稿现身西泠秋拍》,2016年10月27日。
部分刊载:1.《北京日报》11版,《写于百年前,鲁迅手稿又一真迹现身》,2016年12月1日。
2.《南方都市报》B06版,《鲁迅<古小说钩沉>两页手稿亮相拍场》,2016年12月2日。
3.《新民晚报》国家艺术版,《鲁迅古小说钩沉齐谐记文稿瞩目》,2016年11月26日。
4.《香港大公报》,《鲁迅手书文稿《古小说钩沉—齐谐记》现身西泠秋拍》,2016年10月27日。
5.《杭州日报》B12版,《鲁迅<古小说钩沉>近四百字文稿现身西泠秋拍》,2016年10月27日。
说明:此为鲁迅《古小说钩沉》完整章节“齐谐记”文稿四页两开,后有鲁迅二弟周作人跋语。鲁迅手稿市所罕见,完整篇章之文稿更是凤毛麟角。此为已知市场中最为重要且篇幅最长的鲁迅手稿,对了解鲁迅早年治学门径及周氏兄弟的情谊都有特别意义。
齐治源旧藏,由其家属友情提供。其他齐治源上款书法请见后两件标的拍品(第90、91号拍品)。附天津艺术博物馆开具之退赔清单,及退赔时之原配木盒。另附齐治源手书“查抄经过”一文,可谓流传有绪。镜片装裱当在“文革”之前,背面存抄家登记标签。
此稿或为《古小说钩沉齐谐记》的最早版本,查国家图书馆出版之《古小说钩沉》手稿不存此篇,殊为可贵。该稿共辑录《齐谐记》六条,其中一条抄录类似内容二次。与最后出版定稿对比,少了九条;内容简略、偶有重复、尚未辑校、未排列顺序,系《钩沉》较为原始的面目。文稿末有周作人跋,钤“十堂私印”。周作人取此号时间颇晚,当在1944年前后。
《古小说钩沉》“用功至勤,搜罗最富”(台静农语),是鲁迅最早、“最为重要”的辑佚著作(郑振铎语),“是中国第一部校辑唐代以前小说的总集”(蒋成德语),“是一种垦荒的工作”(林辰语),在此基础上写成的《中国小说史略》被认为是“20世纪小说研究领域最富盛名、最有学术价值、最有影响的专著”。
《钩沉》是鲁迅费时最长、最为重视的著作之一,其公布和出版经历颇为传奇。早在17岁离开绍兴到外地求学之前,鲁迅即从事辑佚工作。1909年从日本归国后,鲁迅潜心从事《钩沉》辑校工作,至1912年春完成初稿,当年谋求出版未果。此后,鲁迅长期将此稿带在身边,随时校订,终身未定稿。至1926年,陈源在《晨报副刊》上发表《致志摩》一文,攻击鲁迅之《中国小说史略》抄袭日人盐谷温《支那文学概论讲话》,鲁迅方在公开场合讲述《史略》“六朝小说”部分依据自己辑录的十册稿本。这十册稿本即为《钩沉》。同年夏,鲁迅夫人许广平在《关于鲁迅及其著作》一书中正式介绍《钩沉》。后来,鲁迅曾先后考虑将此书交付北新书局、厦门大学和郑振铎出版,皆未果,以至于《钩沉》至鲁迅去世二年后,即1938年,方第一次出版。但鲁迅早在1912年即发表的《钩沉》序言当时并未收入,六年后(即1944年)由戴望舒发现,在《古代小说钩沉校辑之时代和逸序》一文中予以公布。
《钩沉》又是周氏兄弟情谊的重要见证。在辑校此书时,周氏兄弟志趣相投,周作人曾参与抄录工作。初稿完成后,鲁迅以周作人名号“起孟”名义发表序言。此事被周氏兄弟的共同好友许寿裳作为鲁迅“以利让弟、以名让弟”的例子,说明鲁迅对周作人的关爱。1923年周氏兄弟失和后,鲁迅搬出八道湾,诸多手稿、藏书均未取出,遂为周作人所有。1936年,鲁迅去世后,周作人在《宇宙风》上发表《关于鲁迅》一文,首次披露鲁迅试图用周作人名字发表《钩沉》的事实,并评价“鲁迅在学问艺术上的工作可分为两部,甲为搜集辑录校勘研究,乙为创作”,将《钩沉》列入甲部,指出在鲁迅写出《史略》之后,“其后研究小说史的渐多”,“有后来居上之势”,“但那些成绩似只在后半部”,“若是唐宋以前古逸小说的稽考恐怕还没有更详尽的著作”,“这与《古小说钩沉》的工作是极有关系的”。此文既赞美鲁迅“做事全不为名誉”的作风,认为“这是求学问弄艺术的最高的态度”,复高度肯定鲁迅的学术成就。
建国后,周作人及其后人曾将部分鲁迅手稿捐与公藏机构,如将《钩沉》序言捐与绍兴鲁迅纪念馆,对保护鲁迅手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。另一方面,周氏亦将鲁迅手稿分赠友人,如香港翻译家鲍耀明即曾获赠一页《钩沉》手稿。本标的亦当出于类似的情况。此文稿的书写风格和周作人所作跋,均与周氏赠鲍耀明者类同,同样是由周作人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所分赠者。
作者简介:鲁迅(1881~1936),原名周树人,字豫山、豫亭,后改名豫才,浙江绍兴人。伟大的文学家、思想家、革命家。1918年首次用笔名“鲁迅”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《狂人日记》,20年代陆续出版了《呐喊》、《彷徨》、《野草》、《朝花夕拾》、《华盖集》等专辑。主编过《莽原》、《萌芽》、《译文》等文艺期刊。一生写作一千万字,有多种版本《鲁迅全集》行世。
跋者简介:周作人(1885~1967),原名櫆寿,又名奎缓,字星杓,自号启孟、启明(又作岂明)、知堂等,笔名仲密、药堂、周遐寿等,浙江绍兴人。鲁迅二弟,周建人的哥哥。现代散文家、诗人、文学翻译家,以散文成就最高,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。
鉴藏者简介:齐治源(1916~2001),天津人,书法篆刻家,富收藏,中国书协会员、天津市书协理事、天津市文史馆馆员、天津美协候补理事。曾师从王襄、舅父王猩酋,得钟子年、寿石工指点。编有《智园书法联语》。
鲁迅手稿与《古小说钩沉》研讨会
“鲁迅手稿舆《古小说钩沉》研讨会”于2016年11月26日下午在绍兴鲁迅纪念馆举办,出席嘉宾包括知名鲁迅研学者孙郁、黄乔生、高远东、刘思源、王锡荣、钱小良、徐东波等。
讨论会中各专家学者对鲁迅之古小说研究发表各自看法,并充分肯定了该手稿之学术价值。
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(原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)孙郁:
“在中国,鲁迅的学术活动方面研究不足,而此手稿的发现,会让大家重新审视鲁迅,以及古代文学发展。《古小说钩沉》、《小说史略》是了解古代文章学学脉非常重要的材料,体现了鲁迅深厚的文化功底,也体现了周氏兄弟之间过去的友情。”
北京大学教授高远东:
“此手稿为真迹确定无疑,周作人跋和鲁迅的字迹是最有利的左证。以《古小说钩沉》为基础写成的《中国小说史略》,其学术意义至今为止没有一本著作可与此媲美。”
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馆长黄乔生
“早前在西泠出现过一通鲁迅的亲笔信封,在美术史的角度上,有重要的意义。这次这件手稿,在文学史上更是珍贵。鲁博希望在出版一套新的《鲁迅手稿全集》,且收录此手稿。”
上海鲁迅纪念馆原馆长王锡荣:
“此稿与《古小说钩沉》文本上不完全一致,不排除是初稿的可能性。鲁迅手稿珍贵罕见,其流传过程见证了兄弟间的爱恨之情。”
北京鲁迅博物馆资料部主任刘思源:
“兄弟联臂振沧桑,此稿见证了周氏兄弟二人的情谊转变。周作人的墨迹无人可以模仿,文末之跋,更是此手稿真伪的有力见证。”
绍兴鲁迅纪念馆馆长徐东波:
“绍兴鲁博就收藏有《古小说钩沉》序言原稿,是周作人捐赠,末尾也有周跋。临近岁末,又见鲁迅新手稿,十分感慨,希望西泠多多发展类似鲁迅这样的文化伟人的拍卖活动。”
第90至第95号拍品为鲁迅逝世八十周年暨诞辰一百三十五周年纪念专题

本拍卖会推荐拍品

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
扫描二维码
手机浏览本页
回到
顶部

客服电话: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

©2005-2018 zhuoke.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-1